真耶稣教会乃晚雨圣灵重建的使徒教会。于1917年始创于中国之北平。受启示及经真神安排一起工作之初起工人有张灵生、魏保罗及张巴拿巴等。他们同心协力建设真耶稣教会,后于1926年设立总会于南京。唯于1927年间,总会迁移至上海。真道则于1926年传至海外并至南洋之新加坡,昱年即1927年始传入英属北婆罗洲山打根埠,于3年内建立了7间教会,当时南京总会将本会称为“北婆支会”。
与1952年始于当地正式注册为“北婆罗洲支会”。随着政府之迁都,本会会址亦由山打根迁往亚庇埠。并于同年召开第一届真耶稣教会全州代表大会,成立理监事会。
1963年8月31日,北婆罗洲脱离英殖民地而独立,并加入马来亚、新加坡、沙劳越及北婆罗洲所组成的马来西亚联邦。同时亦将“北婆”易名为“沙巴州”。
为了使本会之规章更能适应本会之需求及政府之社团法令起见,遂于1927年重新修改规章及注册为“沙巴州真耶稣教会”。2年后对内称为“沙巴总会”。会址设于亚庇斗亚兰路5又4分之1公里之亚庇教会。迄至1987年初,本会共有40处教会及11处祈祷所,现有信徒人数约1万名,其中约有50多巴仙是沙巴土著。
本会于1967年首次参加假台湾举开之世界各国教会代表大会。1981年11月间与印尼、马新总会成隶属联总之东南亚宣道中心,其首届执行处设立于沙巴总会。本会更于1985年4月联总于亚庇举办第4届世界各国教会代表大会,荣耀归主耶稣圣名。
一、真教会传入沙巴
1926年初,星洲真教会之温约翰执事将1本圣灵报寄予当时北婆之亚庇埠侨领曾恩福先生,当时业务繁忙,未能详加研读而转寄往山打根友人-李锡龄先生,并随笔注曰:“有真教兴起”。
李氏细阅后,深受感动,由于求真心切,遂于1927年农历新年年初1乘船前往星加坡按址找着真耶稣教会。查究真道多时,于1927年正月11日接受大水洗,14日受灵洗。同时徵得陈见信长老及温约翰执事等人同往北婆之山打根埠传布真道。最先成立了山打根教会。在陈、温2人受迫离开山打根之前,按立了3位男女执事既陈马可、何腓利门及江腓比。李锡龄弟兄则为教会书记,共同负责教务。
二、开花结果
随着山打根教会之成立,同年(1927)9月间,由陈马可和何腓利门2执事前往北岸之古达埠传道且成立了教会,由陈达太长老及黄约西2执事管理。
第2年真道传至保佛、亚庇及打里卜等地,并相继成立教会。分别由田腓力执事、何提摩太执事(保佛),李户勒太和陈西门执事(亚庇),黄以利亚长老(打里卜)牧养。
1929年真道曾传至东海岸之拿笃埠且成立了祈祷所,可惜由于缺乏牧养者,羊群后来失散。
1930年,于保佛附近之亚庇仔及吉烈港亦另建设2处教会,除了原来之田、何2执事外,彭吕底亚、陈马利亚、刘雅各及徐底波拉等5男女执事亦加入了圣工行列,分别负责3处教会教务。
1931年真教会建立于当时尚属星洲管理之纳闽埠,并按立叶提多执事管理教务。接着福音又传至斗亚兰埠並先成立祈祷所由陈约翰、邝彼得及百基拉(土著)等执事牧会。
当时北婆教会以南京总会为主,本身被称为{南洋北婆支会},以山打根教会为中心,于1932年间,首次派田腓力执事为代表出席总会假上海举开之第八届全体代表大会。
三、成立支会
当时北婆教会以南京总会为主,本身被称为“南洋北婆支会”,以山打根教会为中心,于1932年间,首次派田腓力执事为代表出席总会假上海举开之第8届全体代表大会。
四、真道传入土著区
早期土著教会区的历史是经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间中充满了许多的神迹奇事。这些土著的信仰从他们的祖先开始以来都是拜物者,任何的宗教如有异于他们的信仰就受到排斥。
由于在医药设备上的缺乏,他们常常受到疾病的折磨,在生活起居上受到种种的打击。于是,间中有好些有知识的分子就在此种无助的状况下,开始寻求神。
1、鲁顺族(卡达山族)区
本族多务农,依靠种稻为生。神的恩典很快就临到本区。
自斗亚兰教会于1936年献堂后,借着第一位土著信徒鲁姆比罕姐妹,于昱年扩展至担波罗利及山区之湾谷,兴建了2座会堂。由邝彼得、张尊一及陈约翰执事并林马即(土著)弟兄分别牧会。湾谷教会亦真教会之首间土著(鲁顺藉)教会。稍后按立1土著弟兄为雅各执事牧会,並于附近成立了数处聚会所。
2.毛律族区
本族多属游牧及靠狩猎为生,徒迁于森林里谋生。主慈爱的恩典不久也临到他们身上。
于1958年初,1毛律人名沙河者病危,适逢田腓力执事往内陆省区传道,趁机劝沙河归真。按手祷告后不再吐血,于数天后痊愈。此后在沙河弟兄设立祈祷所,灵恩普及全村,神迹奇事显明,信徒数遂增。后由鄒多马执事等10多位同灵动工兴建会堂于双涯亚卑村。于1961年4月17日举行献堂礼,以后福音遂渐传开。今日有超过10处毛律族之教会及祈祷所。现由沙巴总会之传道人直接巡回牧养。
五,日军占领时期
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至1945年),日军占领了全东南亚。起初,一般教会并未停止聚会,后因战事加剧,信徒因躲避战事而四奔,教会因此停止聚会,多改为家庭聚会。大战结束后,信徒们遂渐迁回故居,除了两三处之外,全部教会从此恢复了聚会。
六,支会迁至亚庇及全州首次代表大会
战后英政府由山打根迁都亚庇埠后,通告各宗教团体须重新注册,教会藉此重新组织。
遂于1952年向政府当局申请注册“真耶稣教会支会”。办事处设于亚庇现址,並于同年6月11日召开首届全州教会代表大会,成立理监事会,曾庆德执事被推选为首届理监事长,会议中亦议定专任传道陈马可、陈撒母耳、田腓力、陈约翰、杨提多及何提摩太巡牧及津贴事宜。
此后教会虽在遂渐复原中,由于缺乏经过训练负责人,工人灵性尚幼,经济薄弱,且与总会(中国大陆)完全失去联络,亦未与马新教会有交往。因而教会之行政及牧养工作无法积极进行,教会唯有各自谋发展,后来加上同工间彼此失调,更阻止了教会发展。虽然如此,教会大体上仍能缓慢中前进。
七、圣工人员训练
1963年,亚庇之陈腓比执事旅游台湾时,在巧妙安排下与台湾总会负责人杨约翰执事(长老)晤面建立沟通,遂于第2年台总应本会邀请,差派杨约翰与林奉生2位执事前来协助圣工。
除了巡访全州教会,並于多处教会推动宗教教育与组织。同时假亚庇教会举开全州华区负责人短期神学班及在亚庇成立了青年班。为本会之宗教教育及教牧事工奠下了基础。
此后联总及台总均派传道人多次来沙巴协助巡牧及训练事工。
70年代之后,开始保送献身青年入台总神学院读神学。
80年代联总及东南亚宣道中心分别在沙巴举办各种圣工人员训练班、青年神学班及专职传道神学班。
八、宗教教育
本会自成立以来至1964年均未办理有系统性之儿童与青年宗教教育课程,以及一般青少年灵性缺营养而輭弱,接棒人短缺。感谢主慈爱的手于1964年带领了台总传道人杨约翰与林奉来2位执事到沙巴协助牧养圣工。
鉴于当时教会的形势与需要,2位执事首先在亚庇教会举办教员讲习会以培养儿童教员作基础。当时参加者有陈琪凤、张美珍、黄慕谨、黄赐梅、陈爱芬、张素云、刘美容、罗和乐及罗慈乐等10多位。
当时亚庇教会没有课室设备,讲习会场所设于会堂之屋簷下,讲习会后于第2年初组织儿童及青年各一班。参加的儿童约有30位,青年则有20多位。随后,其他教会如古达、山打根、巴隆、内陆等,相继举办儿童班与青年班。
总会于1973年正月21日始成立宗教教育辅导员会,负责巡回辅导各地方教会之宗教教育工作,同时各教会相继成立宗教教育系。土著区也以1977年起,设专职教员及宗教教育辅导员,开始实行较有系统的宗教教育班。
1981年总会按新规章成立教育处,从此宗教教育组织进入了另一个里程碑。
九、首次参加世界各国代表大会
本会于1967年,首次派遣代表既陈马可、彭安德烈、曾提摩太及随员何提摩太,参加由台湾总会发起召开假台中举开的第一届世界各国代表大会。联合总会成立,以办事处设于台总处,本会得以和台总及其他总会开始联系。
十、传道50周年纪念
1977年为真道传入沙巴50周年纪念,沙巴总会为隆重纪念起见,决定向联总请求派布道人前来协助工作。台总逐派杨约翰、蔡牧夫及谢顺道等执事,加上由新加坡派来之罗西拉长老之共同协助下,在全州各地方租借民众会堂或学校场所向外界布道。
感谢主的带领,曾有上千计之慕道者参加布道会。福音在本州传扬更广,增加人们对真教会之认识,影响后来多人归真,感谢主恩典。
十一、专职传道
由于缺乏经济及人才,本会迟至50年代后期方有专职传道人,当时计有田腓力、叶提多、陈约翰、陈马可及杨提多等执事。稍后陈撒母耳亦加入了行列。然而上述传道人均未受过神学训练。
为此,于1973年保送首位献身青年谭品芳弟兄(司提反)到台总神学院就读。稍后步谭传道之后尘者计有1976年保送甘经园(多马),1981年再保送张赐永(腓力)。
此外曾参加过短期神学训练班而献身为专职传道者计有赖锦扬(扬恩)及两名土著传道:京士布鲁卑(提摩太)和翁高书延(提多)。
十二、总会之演变
自从沙巴州于1963年脱离英殖民地,加入马来西亚国成为一州后。国家的社团政策亦跟着修改而必须自立。
故本会于1972年重新编修规章,以适应本地政府之社团规定。于1972年12月25日经代表大会通过规章修改。
于1978年再次修改及重新注册,称为“沙巴州真耶稣教会”,对内称为“沙巴总会”。所有地方教会均隶属总会。此后总会更强化其组织及改善各教会之管理。传道巡访加以系统化,会堂之新建或重建工作均较积极。
由于亚庇教会5楼建竣,沙巴总会开始于1983年拥有会议厅、图书馆及办公室等等设备,荣耀归主名。
2009年,沙巴總會建造本身五層行政大樓,有許多設施,如神學院、會議大廳、圖書館、宿舍和多功能用途大廳。
十四、结论
沙巴为多元种族之一州,华人仅占少数,大部分为卡达山、鲁顺、毛律、巴夭等土著民族。
真耶稣教会福音最先传给华人,随着为卡达山人与鲁顺人,而后为毛律人。现今教会成员,土著人数较华人多,由于华人大多居住于城市,生活环境较优越。土著则分布于乡村地区,生活较困苦。受到这种週遭居住环境的影响,因此促使土著比华人较易于接受真理。
现已步入新的纪元里,冀望蒙神之恩惠得以加强训练传道者及培养拥有领导潜能之行政人员,並激发信徒热心事主及奉献。这样所面对之难题自能迎刃而解。
求主带领会众把教会的圣工发扬光大,愿一切荣耀归主!